归档之于 ‘ 2010 年5月

【旧调重弹】照片的背景虚化

网上讲背景虚化的教程有很多,不多我这一篇,哈哈。

>>>如何拍出背景虚化的效果?
前面讲光圈原理的时候说过“大光圈的虚化效果更好”。
但可能你经过测试,发现大光圈却也没法拍出虚化的效果。
这是因为,大光圈只是虚化背景的要素之一。
那影响虚化效果的因素都有什么?
阅读全文

我的摄影入门之路

个人认为:好的人像照片,经得起“把主角换成更难看的模特”这一考验。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本篇内容将讲述下我学习路上的一些经验。
阅读全文

孩子的哭泣

阅读全文

3D照片尝试

阅读全文

【只拍照不摄影】第七课:诡异的光线

在前几课学过【光圈】和【快门】的组合之后,不知道是否有朋友会有疑问:

  • 为什么在那样的光线下,就是那样的组合?
  • 光圈和快门的组合是由谁决定的?
  • 这个“谁”会不会做出错误的决定?

于是我们就要学习测光的原理。
因为我们知道所谓光圈和快门的配合,也就是为了控制进光量。
那必然在他们控制之前,就有“人”已经为这个量的多少制定了标准。
这个“人”就是机身自带的“测光系统”。

阅读全文

逆时代的行者

1962年生于北京。
在《民族画报》工作5年后,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师。
1989~1990年,拍摄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被遗忘的人:精神病人生存状况》。
1992~1996年,拍摄中国乡村的天主教,《在路上:中国的天主教》。
1996~2004年,拍摄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2006年开始拍摄缅甸金三角。
他是马格南图片社在中国大陆唯一的摄影师。
他很低调,无论是网络还是传统媒体,我至今没有看到过有关他本人的一张照片。
他很用心,很认真。
他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人。
他叫吕楠。

阅读全文

【只拍照不摄影】第六课:漂亮的0.618

构图,坦白讲,我没有信心把这部分内容讲好。
这已经涉及到了个人天赋的层面。
显然,不谦虚的讲,我差太多。
我能转述的,只是前辈们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之谈。

【只拍照不摄影】第五课:光圈快门的奸情

如果理解了前面的几节课,我们现在知道
拍照 = 让【一定量的光线】到达感光设备
对【一定量光线】的控制:进光量(光圈)&进光时间(快门)
那让我们进入生活,假想一种情况:
用相机的大光圈,如F2.8,配合长时间的快门速度,如1秒,对着晴空的蓝天拍一下,会怎样?
会得到一张纯白的图片(正好可以用来检测机身的LCD屏幕是否有坏点,哈哈)!
那用小的光圈,如F22,配合很快的快门速度,如1/8000秒,拍阴天室内光线下的一个人物,会怎样?
会得到一张纯黑的图片(可以用来检测LCD屏幕是否有亮点)

阅读全文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