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拍照不摄影】第四课:快门只讲快慢!

快门的容貌:

这里说的快门,不是机身上方的“快门按钮”,而是前面说的光线从通道进来后,控制时间的“大门”。

我用过的单反似乎都是帘幕快门(也称焦平面快门),样子如下图。

快门的种类还有很多,我所知太少,暂不赘述。

快门的用途只有一个:控制曝光时间

(讲到这里,你要回忆起快门的搭档—-光圈:控制曝光量。)

快门平时处于闭合状态,当收到指令后,快门按照预定开启短暂瞬间,然后迅速关闭。

快门的性格:

大多数情况下,快门控制的曝光时间很短暂,是以秒来计算的,数值包含但不局限于:

30、15、8、4、2、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8000甚至更快

还有两个控制曝光时间的术语叫T门和B门,大多使用于拍摄夜景的长时间曝光,前者的曝光时间是我们按下快门按钮开始,到我们再次按下快门按钮结束,后者是需要我们一直把手按在快门按钮上来操控曝光时间。

快门的能力:

既然快门只分快慢,那么快门快和慢的效果是什么差别?

我建议你看下图的时候,融入自己的想象。

第一张图是1/6秒,我们会看到静止的大厦相对清晰,而车由于在行驶,已经不清晰了;

而第二张图的快门时间长达8秒,大厦理论还是应该清晰的,但车由于在不停的行驶,所以只会留下行驶了8秒的尾灯轨迹。

图片是临时在办公室架着窗子拍的,有点糊,也不是很形象。

下面这张从色影无忌网站转载过来的图片和我拍的车灯流线图可以作为高速和低速的快门对比。

泼水图的快门速度是1/12000秒,我拍车灯的快门速度大概是6秒;(下面那张f2光圈的是在1/60秒)

高速是瞬间,低速是轨迹

一些建议:

讲建议之前,先说说我理解中焦距的概念:镜片中心到感光设备的距离

这个定义太晦涩了,但你观察镜头上面的诸如24-70mm或18-55mm的数值,其实就是焦距范围。

区别是:假设同样距离,24mm可以给你照全身照,而70mm只能给你拍头部的特写,如果焦距达到200mm,也许只能拍摄眼部特写

大部分时候,所有正常拍摄的前提是:你使用的快门值要参考你镜头的焦距,尽量使用相对高速的快门

你用焦距为28mm的镜头,那么快门值的底线就是1/30秒,尽量比这个快门速度高,不然相片会由于抖动而糊掉。

如果你用200mm的镜头,那么快门值的底线可能就会提高到1/250秒。

其实好多时候,我在使用30mm焦距的镜头时,由于当时光线较暗,我甚至使用过1/4秒甚至更低的快门速度拍摄(比如上面的那两张)。

双脚与肩同宽,前后微微错开距离,双臂放松又夹紧,以身体做支撑,吸气,屏住呼吸,按下快门按钮!

总之一个字,稳!

建议你再理解下光圈和快门,我们就开始讲述下节课,光圈和快门的合作
+++++++++++++++++++++++++++++++++++++++++++++++++++
导读:

  • Trackback 关闭
  • 评论 (0)
  1. 暂无评论

retur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