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拍照不摄影】第六课:漂亮的0.618
构图,坦白讲,我没有信心把这部分内容讲好。
这已经涉及到了个人天赋的层面。
显然,不谦虚的讲,我差太多。
我能转述的,只是前辈们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之谈。
1.三分法:
所谓三分法,是说把画面用两条横线两条竖线等分成9格画面,而我们在照相的时候,只需要把主体放在每两条线的交叉点处即可。
我们的照相时候,很喜欢把人放在正中间,可大部分时候,这并不美观。
www.ibokeh.net
www.ibokeh.net
三分法建议我们把人放在“黄金分割线/点”上面。
(你会发现,这是一种相对保险的构图方式,它也许不好看,但也不会难看)
奥特曼这张图我也曾试验把奥特曼放在中间,也并不难看,这是因为图片很空,没有背景干扰,并且奥特曼是正面站姿。
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时候,要考虑到背景中的元素,加以利用,和被照的主体构成呼应,呈现出黄金分割比例,片子就会加分。
(不过说回来,传统那种正面站直的姿势,放在大部分位置,都不会“更艺术”。)
www.ibokeh.net
www.ibokeh.net
如上图,a1/a2/b1/b2就是那几个关键点,大家是可以在这些点上进行发散思维的,不要局限在“点”上,你可以用点构造“形”,比如S形、三角形等…
还要注意的是,除了主体的黄金分割构图外,背景如地平线,大型建筑等元素,也要注意黄金分割构图。
就是说,把地平线放在a线或者b线都可以,但绝大多数情况下,地平线不要把照片平分!
继续延伸,除了主体和背景的黄金分割构图外,我们也要注意照片中颜色的构图比例,原理同上。
三分法是黄金比例构图的简化版(0.667和0.618也差不多了,哈哈),而由黄金分割衍生出来的构图其实还有很多种,S曲线,平行线,三角构图,有兴趣的去百度一下吧,百度到最后你会发现,任何构图都会被那些所谓的大师说的特别有理……
其实无论衍生多少种构图方式,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所有构图都是对画面中的元素建立一种平衡。
“平衡”—-希望大家可以观察照片来理解这个词,或者,你可以把照片中的不同景物想象成天平上两端的砝码。(真是切身体会,只可意会,不可“字”传)
2.留白:让画面更简洁,因为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突出主体/突出主题!
www.ibokeh.net
其他经验:
大拍小裁。
数码时代的好处就是可以在后期进行构图剪裁。
所以前期拍照的时候,可以尽量把不确定的元素都拍进来,把构图在往外面扩一扩(再广那么一点儿),后期再根据喜好进行裁剪。(但这对画质是有间接影响的)
低一点,高一点。
这是一个摄影师总结的经验,他建议大家尝试不同的照片视角去拍照,比如蹲下或者站在椅子上拍同一个景物或人物,带来的感觉和冲击是不同的。
www.ibokeh.net
你会发现,构图这部分内容和第一课:什么是好照片?是呼应的:
1.横平竖直; 2.光线准确; 3.图像清晰
纽摄的定义:
1.好主题; 2.好主体; 3.画面简洁
www.ibokeh.net
对于构图,我不讲太多内容。
因为在学习了网上众多大师的构图法则之后,我很难突破已掌握的构图技巧对我的约束。
倒是很多时候,在初拿相机的朋友的片子中,我找到了那些“天马行空的摄影”的感动。
所以希望大家不仅是掌握构图的相关知识,而是要突破构图的基础,发挥自己的创意。
另外,对于构图的学习,我也才刚上路。
无论是CD的封面,还是美术大师的作品,都是我们很好的学习对象,网络上高手的资源更是无限多……
但也别像我那样学出病了—-看照片都是拆分成几块儿看…
最后的构图经验:当你理解了上面教程,那就抛开教程的内容,大胆去拍吧。
www.ibokeh.net
下节课预告:诡异的光线!
对于测光,之前我始终犹豫着是否把它讲出来,因为讲的浅大家不理解,而我的水平也讲不深。
所以就简单讲一下我对测光的一些理解和经验吧。
+++++++++++++++++++++++++++++++++++++++++++++++++++
导读: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