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对照片效果的影响
声明:整个文章的结论都是来源于网络高手和前辈们,我只是拾人牙慧,自己做了个简陋的实验,再解释了一遍。
还不知道什么是焦距的,请移步此页教程:快门只讲快慢。这页的结尾处提到了焦距的概念。
废话少说,先看图。
[singlepic id=308 w=600 float=none]
PS:感谢Kun哥提供器材Nex 5C~
图片中包含了5张小图,除了焦距外,都是同一参数曝光。
5张图分为两组。
第一组:1、2、3,不同摄距不同焦距的照片效果。
我分别用18mm\35mm\55mm端(非35等效焦距)拍摄了同一场景,镜头焦距包含了广角和标准端。
从18mm到55mm,为了保证主体(那个绿色笔记本,Google的,哈哈)大小一致,我的拍摄距离一直在拉大(退后)。(拿任何可以变焦的相机感受下)
于是得到这样一个效果,观察电话机和主体的位置,你会发现18mm端的整个背景离主体较远,而且视角更广,当焦距增长到55mm甚至更长焦距的时候,背景和主体的距离感觉会越来越近,空间的压缩感逐渐变强。
另外,人们常说的广角透视也体现出来了,18mm端的主体变形严重,55mm端主体还算正常。
但关于焦距对透视的影响,我们先不下结论,看第二组:3、4、5,相同摄距不同焦距的照片效果
我在同一距离拍摄了18mm\35mm\55mm端的场景。
还是观察主体,你会发现那个绿色的笔记本没有发生任何透视(放大18mm端拍摄的笔记本,可以和55mm端拍摄的重合)!而这期间,焦距在改变(从18到35再到55),不变的是拍摄距离。
(不要纠结于图片中主体大小差异所导致的误差,你可以把图片复制到PS里去放大缩小做叠图比较。)
所以,两组各距离各焦距实际拍摄之后,我们得到两个结论:
1.透视和焦距无关,和拍摄距离有关。
2.焦距会影响空间压缩感。(请看下面的网络图,焦段跨度更大更明显,恕没有找到原始出处)
延展:
使用广角拍人,距离越近,透视越大。于是可以把人头部置于画面中央,把腿偏出中心,利用透视把腿拉长(别贪多)~
长焦会让主体和背景的距离更近,这会影响到你的构图~
[singlepic id=309 w=580 float=none]
我承认,看到“还是观察主体,你会发现那个绿色的笔记本没有发生任何透视!而这期间,焦距在改变,不变的是摄距。”已经糊涂了…
可蛋是!
自己把这词儿翻译成“交距改变,射距不变,则被射物体没有任何透视”
Bingo 我承认我糊涂的同时豁然开朗…
我重新编辑下,能把事儿说明白,对我来说挺不容易的,哈哈哈。
谈到交距射距,你不惭愧吗,抓紧吧。
偶毫不惭愧的说:“我不惭愧…”
什么时候已婚男人也可以变得这么嚣张了…
忽然想到 如果从exif中知道照片的一些信息 特别是焦距
结合被摄物体的实际尺寸 是否能估算出摄距?
也就是焦距 摄距 和物体实际尺寸之间 应该有一个函数关系吧
能否提供以上五张照片的五组数据 包括焦距 摄距 以及几个被摄物体的大概尺寸?
网上查到一组数据 mark下 共同琢磨 http://www.niwota.com/submsg/7458455/
PS 很喜欢200mm的效果 这种效果除了长焦 是不是还要有大光圈?
(很久没这么一本正经的说话了 有点不习惯…)
@ToTy:
根据焦距,结合被摄物体的实际尺寸,理论上是可以估算出摄距的。(函数我可没耐心琢磨了)
但数码时代有一种尴尬就是,我们在后期的时候经常会对图片进行裁剪,以优化构图,So……
我不知道你喜欢的是虚化效果,还是那种空间的压缩感(人物同背景的距离被压缩)?
如果是前者,大光圈即可实现,如果是后者,必须是长焦。
我也喜欢200mm的效果,呵呵!